挽袖作新词 ——“明清闺阁文化展”在中国扇博物馆开展

发布时间:2020-05-12 作者: 周洋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摘要:在古代,学者和官员之妻女被称为“闺房之秀”。相对奢华的物质生活,丰厚的文化教养,却无法走出“后花园”

在古代,学者和官员之妻女被称为“闺房之秀”。相对奢华的物质生活,丰厚的文化教养,却无法走出“后花园”。这种特别的生活经验,使得她们的心灵活动,尤其是闲寂无聊的情绪感受和纤细敏感的情感体验,以一些特殊的方式发酵。

她们留下了许多华服,精致典雅,尽显女子情致,往往带着不明言的心思,藏着隐而不宣的祈愿;她们写下的那些语词,或是日常温馨,或借物咏怀,无关功名,却真实细腻,情思萦绕。

近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凭阑观史”系列展二——“挽袖作新词·明清闺阁文化展”在中国扇博物馆开展。展览共计展出119件展品,其中包含76组挽袖、19件服饰和12件书画等,从闺阁女子的绣品、衣物、诗词入手,试图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动人、动情的闺秀女性空间,解读明清闺阁的文化内涵。

据了解,本次展览有两件一级文物亮相,分别为清代恽冰《玉洞仙株图轴》和明代柳如是白端写经砚。恽冰是清代恽氏画家中声誉较高、传世作品最多的女画家,她深得恽氏没骨家传,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与马荃并称为女性花鸟之“二绝”。柳如是为明末清初女诗人,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工诗善画,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等。此次展览中,恽冰的《玉洞仙株图轴》仅展出10天,5月6日撤展。

展览除了这两件明星展品之外,还展出了女袍、女褂、女袄、氅衣、衬衣等女性服饰,以及明清著名才媛的书画和闺阁诗词。

清初,汉族女性便服沿袭明制,在衣领下另外罩柳叶式小云肩。至顺康乾时期,女性一般上着衫袄,衣领常用斜领或圆领,形制渐肥、渐短,袖口日宽,下着裙裤。

服饰上追求阔花边样,主要体现在领、袖、衣襟及下摆。在清代,“袖饰”越发流行起来,并且得了一个专有的称呼“挽袖”。

挽袖体量小,特别适合闺阁室内劳作,虽然因为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没有什么样式的变化,但因是做了给自己穿的,也就成为闺阁绣品中特别能彰显女子情致和审美的物件。那一些不便明言的心思,全都花在了装饰的图案上。

她们以针代笔,绣中作画,诗书才气,尽表秀外慧中;才子佳人,采莲恋蝶,婴戏齐眉,都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期许;福禄八宝,花鸟祥瑞,群仙祝寿,全为平安顺遂、美好和乐而祈愿。

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由此可见,在结构上,挽袖是女性服饰的接袖部分,便于拆卸。在功能上,挽袖可以调节穿着时袖子的长短,同时也兼具美化、装饰的功能。

那么,该怎么欣赏挽袖呢?一看图案与布局。挽袖是以长度为图案正向,自上而下依次布局,随着装者抬手的动作,长条形的图案慢慢展开。挽袖的构图样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人物、建筑、自然景致等呈现在同一个视觉画面中,让人物场景在有限的平面上获得一种纵深感。而左右挽袖往往呈现对称的结构,一对两幅完成一个或一组题材,有高山流水、亭台楼阁、庭园仕女、才子佳人等题材,也有西厢记、刘海戏金蟾等经典戏曲和神话故事。其中,山水题材的挽袖在窄长的布局上别具优势,可依次放置远景、中景与近景。

二看装饰工艺。刺绣是挽袖中最常见的装饰工艺,如平套、抢针绣、垫绣、锁绣、纳纱绣等,甚至还有采用非常珍贵和复杂的缂丝工艺。缂丝是我国传统的丝织工艺之一,旧时又称“刻丝”,历史悠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它的技术源于缂毛,隋唐五代比较流行,至宋代已相当繁盛。明清时期缂丝已开始专业化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从素简发展到极尽奢华的挽袖镶边工艺也值得一看。到了晚清,女性服饰在领口、前襟、下摆、袖口镶滚花边道数越多,越能显示服饰和身份的高贵。其中,有的多达十八道,称为“十八镶”,一件衣服上的镶条可以占到十之三四。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明清闺阁文化展”特推出线上开幕式,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云探索数字展厅,浏览精选展品高清图及文字介绍,欣赏展览配套图录、展记、手册,购买文创衍生品,以及跟着“工美云课堂”线上教学视频学习临展特色活动,还能发弹幕实时互动。

针对这次展览,主办方还准备了多样的公众教育活动。如借助大师工作室的资源,策划推出团扇刺绣女性专场活动;邀请生活美学爱好者、古风爱好者和汉服爱好者,与专家、策展团队一起开展圆桌访谈;还将不定期在抖音平台推出策展人、讲解员和志愿者的展厅导览;来到展览现场打卡的观众,则可体验“花笺妙迹——闺阁诗词誊写对玩”,抄写闺阁诗词名篇,并获得临展纪念章。

据了解,6月23日,包括《倪仁吉·仿宋人仕女图轴》《费丹旭·听秋啜茗图卷》在内的6件书画类展品将撤展,替换为《徐灿·观音大士像轴》《华胥云中仙女图轴》等4件书画类展品。

白地·团花人物图·女褂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