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转乾坤 “喜”迎新春 ——著名画家徐青峰新作《抬头见喜》迎牛年

发布时间:2021-02-03 作者: 手艺君 来源: 中国手艺网
摘要:《抬头见喜》135x180cm 徐青峰布面油画《抬头见喜》局部 徐青峰布面油画《抬头见喜》局部

微信图片_20210203140548.jpg

《抬头见喜》135x180cm  徐青峰布面油画

微信图片_20210203140556.jpg

《抬头见喜》局部   徐青峰布面油画

微信图片_20210203140602.jpg

《抬头见喜》局部  徐青峰版画


发扬“牛精神”   换来喜盈门


      2021是中国农历辛丑年,俗称牛年。牛为六畜之首,它不仅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牛年要有“牛精神”。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庚子岁末,辛丑将至,著名画家徐青峰在内蒙扶贫工作中创作的油画《抬头见喜》亮相于网上,牛年“牛”画,作品以写实艺术形式刻画“牛精神”,蓝蓝的天空下,一头高大健硕的牛傲立于广袤的草原上,欢快轻盈的喜鹊立于牛头之上,共同看向远方,反映当地群众勤劳养牛、脱贫致富、开门见喜的新气象。新作推出迅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限量版画、贺年文创,掀起了相关作品的热销与好评。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2020年,也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年,徐青峰为响应政府的号召,前往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体验生活,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各级政府为扶贫工作尽心尽职,成效显著,深刻感受到,中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也不曾像当今一样举国扶贫、全部脱贫,老百姓真的是喜上眉梢、抬头见喜,更增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热情。



真情创作  艺术扶贫

      “《抬头见喜》共绘制了两幅,且两幅画面基本相同。一幅于去年参加内蒙古艺术扶贫任务时完成,而另一幅于近期刚刚完工。”近日,记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徐青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工作室里见到了他,此时距离其参与艺术扶贫工作已4月有余。

微信图片_20210203140921.jpg

      2020年9月,徐青峰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艺术扶贫”工作。在扶贫创作采风的过程中,徐青峰深入到科右中旗的巴彦呼舒镇哈日道卜调研,参观了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肉牛业,了解到养牛效益好、见效快、收入稳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

      

      “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项目上,大力发掘有养殖能力的贫困群众进行养殖培训,引进品种优良、经济效益颇丰的西蒙塔尔种牛助力产业脱贫,保证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徐青峰说, 当时科右中旗的“精准扶贫”已到最后攻坚阶段,地方政府“对症下药”,邀请绘画名家下乡扶贫,进行艺术采风写生,所作之画全部捐赠,所获资金用于政府为贫困户购牛。


微信图片_20210203140939.jpg

      “扶贫干部经常挨家挨户走访,关心贫困户家里的牛是否喂养好、有没有长膘等细节问题。”这是他在驻村扶贫工作的日子里所见到的情景。对于各级政府不辞劳苦,为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尽心尽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他深有感触,“从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来说,无论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没有像当代中国这样举国‘精准扶贫’。我们真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

微信图片_20210203140958.jpg

      “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老百姓们可谓是‘抬头见喜’;而此时的中国,疫情蔓延已得到有效控制,形势也转危为安,也可谓‘牛’转乾坤。”徐青峰说。

      

      艺术创作与生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徐青峰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以“扶贫牛”——西门塔尔牛为表现和赞颂对象,创作了油画作品《抬头见喜》,反映自己内心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时代内涵。

微信图片_20210203141200.jpg

向当地油画爱好者常玉琴赠送画箱

      50多岁的常玉琴,是兴安盟科右中旗的一名贫困户。在很多村民眼里,她就是一个“不务正业”喜欢折腾的人。她热爱生活,喜欢画画,农闲之余总会画上几笔,陆陆续续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当得知有很多中国著名美术家来采风时,她很激动,“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绘画名家,一定要去现场看看。”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常玉琴就去采风点偷偷学艺,因为自己喜欢油画,常常就跟在徐青峰所在的小组后面观摩学习。

      

      因为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起初常玉琴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徐青峰等人的注意,直到县领导说到常来观学的她,这才对她有了更多的关注。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得知她能够坚持创作是很不容易的,徐青峰提议,将随行所带的、一个崭新的画箱赠与她。“这是目前我们认为是国内最好用的画箱,每个画箱约2000元。”为了鼓励常玉琴,徐青峰与同行的艺术家在画箱上签了名。不仅如此,在他的热心推介下,常玉琴的几张人物油画作品被企业家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203141218.jpg

《空笼》80x100cm  常玉琴油画

      “这是对我作品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鼓舞。”兴奋之余,常玉琴说:“一直以来我都在自我怀疑与否定,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我总觉得自己画的不够好。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的画也能卖出去。”谈起未来规划,她信心满满,笑言称,将准备绘制一幅“大制作”去参展参赛,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

      

      “通过双手传递正能量,让社会更美更温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徐青峰不仅希望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想身体力行,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和社会责任感。


      “他画的每幅作品都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教学中他把自己所学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常常教导我们在学习阶段要做一个深挖一口井的人。”温兴兴,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在他眼中,徐青峰不仅是严师更是慈父。“自入学以来,恩师一直言传身教,不仅使我学到了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更让我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徐青峰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善行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召唤着他的学生。2020年,温兴兴跟随导师徐青峰一起前往内蒙古参与艺术扶贫,“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不但丰富磨练自我,还能创造一个更有价值的人生。”作为一名参与者,他也受益匪浅。


 以艺助人  爱心传递


      “艺术扶贫的真正意义,其实是爱的传递。我给予他们帮助,带给他们温暖或感动,将来等他们有一定经济基础后也会将这份爱继续传递。”徐青峰说。

微信图片_20210203141247.jpg

      多年前,徐青峰就开始了自发扶贫路。那是2013年的一个清晨,习惯早起的他,一出门便发现街道已经变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想到人们还在熟睡时,环卫工人们就已经悄悄的将街道清扫干净,他内心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总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当时正值山东美术馆建立之初,徐青峰担任美术馆馆长一职。为什么不为他们做一场美术馆的讲解服务呢?当这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时,他认为自己应该做,而且也必须做好这件事。回到馆里他迅速组织部署,经过多方沟通,最终联系邀请了1500名环卫工人前来参观,他亲自上阵义务讲解。“500多件展品一一讲述,大概讲了一个半小时。”徐青峰回忆道。


      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当参观队伍行至二楼展示厅时,一位男工从人群中挤出,来到他的面前,激动的说:我从来没体验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听了您的讲解,我学习到了很多,感觉自己又多活了五年。他质朴的话语瞬间触动了徐青峰的心,“当你把一份关爱传递给他人的时候, 自己的内心也常常会有欣慰和感动,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多得多。”


      这次活动,让徐青峰第一次品尝到做公益的喜悦。他说,人对美的感受其实是与生俱来的,艺术的审美从来不局限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范畴。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希望尽已所能的帮助他人去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他们多打开一扇窗。

微信图片_20210203141306.jpg

《远方》 徐青峰油画

       徐青峰还曾多次去甘南、新疆、内蒙古等贫困地区写生,向自然和生活学习,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那里乡风淳朴,山河秀丽,空气清新,每次去到那里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微信图片_20210203141328.jpg

《青年女歌手》 徐青峰油画

      在他笔下,常常会出现那些带有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人物画。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徐青峰了解到,他们有时作为艺术创作活动的绘画模特报酬很低,甚至分文没有,他们觉得,如此还不如多干点农活更实在,因此常常敷衍了事、心不在焉。

      

      “画出当地群众的真实状态,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他们让作品有了情感,有了表现语言,如果一幅画能标上价值,那他们难道不应得相应的报酬吗?”徐青峰说。在他的带动下,诸多像徐青峰这样的名人画家的到来,也间接推动了当地“模特产业”的发展,在为他们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更添了一份信心 。更有当地画家说:“因为你们的到来,现在的模特费都比以前高出了许多。”

      
      徐青峰说,做公益是幸福的,他以一枚石子投入水中荡起的圈圈的涟漪为喻,表示给予别人一份温暖和关爱,会相互在情感上荡起层层的涟漪,让爱的火炬持续传递。“我们需要为年轻一代做好榜样,正如画作中的牛一样,耕耘好自己脚下土地的同时,也让社会正能量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文字:紫 莺

      图片:嘉宾提供

      编辑:知 乐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