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

发布时间:2022-08-05 作者: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摘要:  中华美育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人,他说:“其教人也,始于美育,终于

  中华美育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人,他说:“其教人也,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蔡元培是最早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为“四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希望人类幸福、诗意地居住在这个星球上,要求文艺作品弘扬真善美,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美育是涵养心灵、养成高尚行为的重要手段。出现不良现象既与德育的乏力有关,也与美育的缺失有关。因此,要大力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建立现代戏曲美育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最美、最好的精神食粮。

  心灵美包括一个人的容忍、宽恕、接纳等美德,是人的行为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但要求增强改造物质世界的科学能力,而且要求培育人民的美育精神,提升群众真善美的境界。人类真善美的精神境界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有赖于人的先天本性与后天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相辅相成,能够从后天教育的角度净化人类的心灵,养成高尚的情操,使人类进入真善美的心灵境界。

  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中国戏曲是中国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种独特的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学艺术之林,是与它独有的美学特征分不开的。中国戏曲的虚拟动作、程式表演、锣鼓板式、写意舞美、脸谱造型等都是表意的,它以情景交融的意境特征、虚实相生的美感特征和气韵生动的艺术特征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

  中国戏曲追求真善美的高度融合。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就在于艺术家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艺术作品中,使生活的杂质得到了艺术的升华。戏曲采取虚拟化、程式化的表现手法,通过提炼、集中、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段,虽然不能按照现实本来的样子逼真地再现生活的客观原貌,却能以独特的舞台逻辑和自由的时空观念,唤起丰富的想象,真中求美,达到“不似之似”的艺术真实。这种艺术的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集中、更洗练、更夸张,更有含蓄不尽的美。

  戏曲文学的传奇性与艺术风格的写意性,使戏曲艺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它让人们跃出现实生活的常规,用表意性手法去描写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物,将历史和现实的生活因素融入人们的世界观、生命观、审美观,从而将人类的日常经验拓展到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

  戏曲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手法、优美的形式、感人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从艺术特征来看,戏曲程式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美化的艺术形式。在戏曲舞台上,从变形的脸谱到装饰化的服装、从演员的虚拟动作到抽象的道具都有一定的表意性。比如,脸谱的不同样式和色彩象征着角色不同的品质和性格,服装的不同图案暗示着角色不同的等级和性情,演员的“耍翎子”“甩水发”“抖水袖”等动作表达了角色不同的感情色彩,抽象的水旗、风旗、火旗、车旗等道具代表着自然界不同的事物,等等。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要学会鉴赏戏曲艺术独特的形式美。

  美育的目的决不单纯是让人们鉴赏到中国戏曲的技艺手段和艺术形式,从而忽视了美育育人心灵的根本宗旨。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古至今对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戏曲常常通过情景交融和诗情画意的舞台形象,鲜明而优美地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情志,从而体现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完美地体现出中和优美的艺术特征,被誉为“美的化身”,他也是表意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梅兰芳劝告青年戏曲演员要提升辨别精、粗、美、恶的能力,否则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吸取了不合用的东西,甚而吸取不少坏东西。

  由于缺乏审美的洞察力、原创力、表达力,对古典戏曲的美学精神和表现手法研究甚少,对新时代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知之甚少,因而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在运用新技术、新形态、新手法揭开沉藏于生活背后的审美价值,增进戏曲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共鸣感等方面也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与传统戏曲剧目相比,某些忽视美育精神的时效性剧目在表现形式上越来越生活化,在美感体验上越来越缺少戏曲醉人的韵味。在传统戏舞台上,戏曲演员就像一尊精美的艺术品,而在某些时效性剧目中戏曲演员则像是一件粗糙的生活用品。由此看出,忽视戏曲艺术“美”的创造,不仅会导致新创剧目的主题思想直白化、人物形象概念化,而且还会在失去戏曲艺术美育精神的同时,失去戏曲艺术应有的教育作用。

  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需要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曲作品。这就要求戏曲创作者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戏曲文化,广泛借鉴人类社会已有的文化成果,从戏剧观念、思想内涵、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守正创新,推动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戏曲艺术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推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新时代戏曲精品。

  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需要用精美的艺术形式去展现当代中国的崭新面貌。在继承戏曲传统美学精神的同时,大胆吸收当代的美学理念和表现手法,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赋予戏曲艺术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戏曲艺术展现出一种新时代的美学风范和力道,给人带来一种新型的精神美感或情绪快感,温润人民的心灵、涵养观众的情趣。

  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需要培养戏曲艺术的巨人、大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加强戏曲人才的美育教育,进一步提升戏曲从业者的审美能力。新时代的戏曲人才除精通戏曲本身的内在规律、内在意蕴、魅力之所在,以及深谙它的美学精神外,还要对现代文学、现代戏剧、现代音乐、现代舞蹈、现代绘画以及影视等艺术比较了解,这样才能提升戏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和审美境界,使之善于以美的眼光发现蕴含在生活深处的闪光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结合,并运用戏曲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审美需求。

  概而言之,美育是指培养人们认识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戏曲艺术的美育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为目的,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素养、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境界。弘扬戏曲艺术的美育精神,就要将美学理论应用于戏曲教育和戏曲创作,使人们认识戏曲的美学本质,体验戏曲的艺术魅力,创造戏曲艺术的精美作品。因此,新时代的戏曲艺术家要站立社会生活的潮头,用新思想的火光照亮戏曲前进的道路,用新的艺术观念引领戏曲创作的步伐,使戏曲艺术与时俱进,不断保持其内在的生命活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审美需求。(冉常建 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