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花团锦绣

关于花,总有美好意象呈现:百花争艳、如意牡丹、梅兰竹菊、富贵长寿、鸳鸯芙蓉。



有关花的佳话和轶事,流传既多而广:屈大夫滋兰九畹、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进章解语、杜甫感时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林和靖梅妻鹤子……



三千多年前的《周礼》就已经有花卉的记载:「鸿雁来宾……鞠有黄华。」春秋时代的《诗经》,提到的花卉植物名称有一百三十多种。



著名的花卉植物专著有《花镜》(清·陈扶摇)、《广群芳谱》(清·汪灏)、《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浚)、《刘氏菊谱》(宋·刘蒙泉)等。



中国人喜爱花卉,常常举行赏花活动。

洛阳人爱牡丹,每当花开,则万人空巷,「都人士女倾城走观」,「绝烟火游之」,极一时之盛。

扬州人为芍药举行「万花会」,苏州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做生日。

而成都、广州一年一度的花市、藏族每年春季的「看花节」、云南大理「三月三」、江南民间「眼亮节」、都举行与花卉植物有关的活动,涉及千家万户。这种习俗相沿甚久,历千年而不衰。



花的美好象征,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戚戚相关,有着极为广泛的内涵。

儒家强调哲学、伦理、道德须处于和谐统一之中。这种哲学观深深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对花卉植物的观照,常是对人自身的观照,而对花卉植物的表现是对人格理想和道德的表现。



有「岁寒三友」之称的松、竹、梅,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屈原一生佩兰,自比高洁。

宋郑思肖于国破之际,「宁可抱香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语,以菊花比喻自己坚拒降元的决心。



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的是花,喻的是人。



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心目中,雍容华丽的牡丹被视为「国色天香」,象征高贵、繁荣;月季花由于四季常青而象征「世代长春」;玉兰、海棠、万年青、天竹等表示玉堂、万年、天仙的意思;他们也爱莲荷,但更喜爱缠枝连绵的番莲纹,希望皇室百代连绵。



还有一些花形并不出众的植物如灵芝、葫芦、佛手、香椽等,由于其音与福禄寿同,而倍受尊崇。

来源于民间的的吉祥寓意观念一进入宫廷,就为皇室阶层注入了不同的意识而加以变化。



花卉植物在平民百姓心目中,常是理想生活之寄托,寓意单纯而质朴。

他们喜爱梅花、但常配以喜鹊,寓意「喜鹊登梅」、「喜上眉梢」。他们喜爱荷花,常把荷花、胖娃娃、金鱼、鲤鱼相配合,表示农穰富足,生命繁衍。



牡丹雍容华贵,有国色天香之誉。唐开元中,天下太平,牡丹盛于长安。刘禹锡《赏牡丹》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荷花形色清丽,花叶幽香。盛开之时,天生丽质无与伦比。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花之独灵」。荷花花形,文秀雅丽,规整有序,叶阔大而洒脱。强烈对比的形态特征使荷花甚宜入画。



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由原产中国的野梅演化而来。它傲雪凌霜,亚枝缀玉,恰似侠骨柔肠,坚贞高洁之士,历来为人们推崇。

除旧布新之际,民家会贴上一幅「喜鹊登梅」剪纸窗花,寄希望于新的一年。



菊花耐寒,开花期长,在百花雕零的深秋,尤其使人联想与世无争、孤芳自赏的品格。

陶渊明爱菊,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归隐者精神面貌与生活的概括。把酒赏菊,则是文士情趣所在。

以菊花和越椒变形的茱萸纹早在汉代的刺绣饰纹中就已出现。在民间吉祥图案中,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与枫叶组合意指安居乐业,与喜鹊组合指阖家欢乐,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




花卉纹


中国花卉纹创造了一些经典性的结构范式,如卷草纹、缠枝花、穿枝花、宝相花、团花等。



卷草纹基本结构在原始彩陶饰纹中就已具雏形。魏晋时期,卷草纹已分叶、茎,奠定了卷草纹的基本格式。

卷草纹又称蔓草纹,采纳了缠枝花、宝相花的造型特点,多呈二方连续纹样或多变的带形边饰纹样。敦煌晚唐196窟东壁边饰,长达数米的卷草纹,写实与抽象手法并用,装饰意趣浓郁。唐代卷草纹、缠枝纹、蔓草纹三者并无严格区分。

卷草纹历代多用作建筑、陶瓷、织绣、漆器等的装,有的以花为主,有的以叶、茎为主。这种装饰纹样流传到日本,称为「唐草纹」。



缠枝花枝叶沿波状线或交切圆的外缘线连续,构成方向相反的长弧。

茎上生枝叶,出苞花,可以向二方或四方延绵生长,也可与人物、鸟兽、草虫组成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

唐代的缠枝花多为二方连续纹样。敦煌石窟的缠枝纹,用综合、抽象的变形手,花形瑰丽雍容,有香玉之质。缠枝纹又有缠枝牡丹、缠枝莲纹等。

宋元明清时期,民间美术在缠枝花基础上,发展了「穿枝花」、「串枝花」等格式,常以飞禽穿插其间,如「凤穿牡丹」、「串枝莲」等。



宝相花蔷薇属,形大色丽,为蔷薇之别种。宋范成大诗:「雪白荼蘼红宝相,尚携春色见薰风」。

工艺美术中的宝相花不是这种花。最早的宝相花纹出现于北魏石刻装饰中。花形综合了荷花、牡丹、水仙的特征。到唐代则主要以牡丹、荷花、大理花的花朵、花苞、叶片、花托为素材,经夸张组合而成。

唐代丝织物及敦煌壁画中的宝相花至为典型,以四向对称或多向对称放射规律组成圆形、菱形或方形的装饰纹样。每一层花朵、花苞、叶子基部中心,镶嵌最鲜艷、最饱和的小块原色,依不同明度,逐层退晕,显现玉石镶嵌一般的华丽效果。



团花就是把纹样组成圆形的图案形式,多用于织绣、陶瓷图案。

圆形的构图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纺轮图案中;在以后的商周青铜器、玉器;秦汉瓦当;隋唐织锦、铜镜中的联珠纹、宝相花纹等,都有团花图案。

写生形的团花图案始于唐代,如图版「花树对鹿团花纹绫」,在敦煌壁画的菩萨服装上也见之。宋元时期的团花强调纹样的写生形,圆形构图逐渐完善,其后的织锦,刺绣和陶瓷多用之。

近代民间美术的彩绣、挑花图案,发扬团花的优点,用之于写生形的花鸟鱼虫等题材,寓吉祥之意,如「百花争艷」、「如意牡丹」、「梅兰竹菊」、「富贵长寿」、「鸳鸯芙蓉」等等,格局一新,涵蕴兹大。


(本期图案均为团花)



图文素材来源:设计目录


0个回复

发布

和关注的好友开始聊天   
在线聊天

好友列表